• 1
  • 2
  • 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复习备考  > 高考政治  > 2016年高考政治题答题如何找准“题眼”

2016年高考政治题答题如何找准“题眼”

时间:2017-02-20 18:38:52     作者:高考加油站

  所谓“题眼”,是指试题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解题的关键、解题的突破口,这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1.选择题的“题眼”推定

  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共同组成,其答题要求是根据题干的规定性从所给题肢中选择恰当的,即常说的以干取肢。因此,选择题的“题眼”,总体上可以认 为是题干的答题指向。这种答题指向往往通过一些关键词、限定条件、设问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体现出来,要抠准“题眼”,就必须抓住这些关键词、限定条件、设问 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对于所给出的题干比较简单的选择题,主要就是通过抓关键词来确定答题的指向。现在的选择题,题干部分更多的是采用材料加设问的方式。从 材料的呈现形式上看,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格等,其中文字材料又可具体分为时事、名言警句等。从设问方式上看,设问方式也是多样化的,而且,在设问中 还会加上诸如“现阶段”“该市”“主要”“根本”等限定条件。要准确把握“题眼”,明确答题指向,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点研读设问,根据设问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进行推定。一般来说,设问能直接表明题目要考查的方向。如“说明”“体现”等是要求选择题肢中与 题干材料相符合的道理;“是因为”“基于”等是要求选择导致题干材料中这种结果(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利于”“意义在于”等是要求选择题干材料所述事实 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重视隐性“题眼”的挖掘。大部分试题的“题眼”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都可以明确把握,但有些试题的“题眼”却在题干设问中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仅从设问上不能判断出答题的指向,需要结合题肢才能明确看出。

  (3)结合限定条件进行推定。抓住限定条件是把握“题眼”的前提,在审题时,对于时空(现阶段、在这里等)、程度(最、根本、主要等)、主体(党、政府、企业、公民等)、知识范围(认识论、辩证法等)等限定条件以及其他一些限定条件,考生必须高度重视。

  (4)根据题干材料与设问的逻辑关系进行推定。大多数试题是以全部题干材料作为设问基础的,这些题目在最后通常用“这说明”“这体现了”“材料 表明”等进行设问。这样在推定“题眼”,把握答题指向时,必须对题干材料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对于层次单一的材料,要注意在把握关键词的基础上分析材料的 中心意思;对于复杂的材料在分析时要注意分层,把握能够体现每一层信息的关键词,在分层的基础上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

  2.主观题的“题眼”推定

  一般来说,除辨析题外,主观题的“题眼”同选择题一样,也可认为是答题指向。在主观题“题眼”的推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设问范围。这就要求明确答题时所依据的知识范围,看这个知识范围属于经济、哲学、政治,还是选修模块知识。在回答时要注意两点:第一, 设问范围是隐性的,需要结合设问与题干材料来确定;第二,答题所依据的知识可能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因此答题时不能超过这个范围。

  (2)审设问中的主客体。设问的主客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学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 等,哲学的主体通常是各种具体的哲学观点,政治学的主体通常有国家(国家机关)、党、公民、各类组织(含国内国际)等。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 设问的主体。设问的客体就是设问中要求分析的对象。(3)审设问的指向。要弄清设问究竟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要求回答“怎么办”。如果是 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启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则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 什么”;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

高考加油站微信微博

Copyright © 2010-2016 高考加油站 www.gaokaojiayou.com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