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山西民办第一|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③:持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与学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山西民办第一|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③:持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与学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时间:2023-05-16 08:40:21     作者:高考加油站

 编者按:2023年3月30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晋中信息学院凭借新颖的教学特色、多元化的育人模式以及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山西省民办本科高校中名列第一。今年3月20日,据权威媒体发布的《山西7所民办本科院校排名》报道,晋中信息学院名列山西民办大学第一,这是信息学院自2022年12月荣获“2022年度全国应用型实力高校”以来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充分彰显了学校强大的办学实力和育人质量,对于学校持续深化“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奋力建设全国最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推出“山西民办第一|华北第一所全员书院制大学”系列报道,展示学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全员书院制育人方面的突出成果。

  为深入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晋中信息学院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围绕教师队伍建设锐意进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实践各项人事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聚焦党建引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学校每年不定期邀请1-2位教学名师、专家学者采用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线上培训等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师授课的育人效果;同时,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的竞赛活动,推荐参赛的优胜者参加山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近3年,共有3名教师荣获省级二等奖、3名教师荣获省级三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在教师群体中反响良好,有效地带动了学校课程思政整体建设的水平,对提升学校课程育人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筑牢师德师风建设根基:学校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思想过硬、政治素质过硬,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先后出台《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修订)》、《师德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教师行为规范》、《教职工廉洁从业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坚持教育引导、表彰奖励、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逐步形成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学校党委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的全过程,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成立了师德建设委员会,每年按要求组织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按时完成师德考核和师德档案的建立,开展落实师德师风自查自纠、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等各项工作要求;坚持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推先、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落实主体责任,把师德师风考核情况纳入二级教学单位实体化考核体系;严把招聘进人关,思想品德考核作为进人的首要条件;积极组织新入职教师开展“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宣誓仪式,为增强新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投入度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健全教师荣誉体系,持续开展优秀教师典型选树,重奖教书育人楷模,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教师潜心育人。


  拓宽招聘渠道,加大高层次人才及青年教师引进力度

  学校招聘在原有智联招聘、高校人才网等长期合作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省内招聘宣传渠道,先后与山西公考网、山西公考招聘网、山西教师招聘网、山西工作、三晋教师等十余家网站及公众号合作并适时地开展了招聘宣传。经过公开招聘、严格筛选、择优聘用的引人方式,专任教师的数量持续增长。近两年共计接收有效简历近13000份,组织面试500余次,面试人数共计2600余人,两年最终招聘入职人数346人,录用人员陆续进入教学、辅导员、行政等工作岗位,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学校领导积极在全校范围内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进动员大会,大力号召全体教职工齐行动、共发力,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学校根据高级职称人才聚集的区域特点,主动赴东北三省及山西省内的高校进行实地走访,引入近60名高级职称人才,成效显著。引进的高级职称人才在指导专业建设和青年教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部门联动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教师薪酬福利待遇

  学校为保障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每年都会组织开展省内同类院校薪酬水平的调研,并实时进行一定的优化调整,确保学校教师的薪酬水平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在学校现有的薪酬福利体系下,人力资源处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薪酬福利的文件规定,针对每位教职工的实际情况,按照标准每月按时发放薪资,按时缴纳社保、公积金并适时调整缴费基数,使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为解决广大一线教师在校工作的住宿问题,学校不仅给与每位教师每月500元的住房补贴,在已有2栋专家楼的住房基础上,2022年完成了4栋青年教师公寓的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教师住宿难的状况,凡是有在校住宿需求的教师现均已搬进新建公寓。


  学校各级领导切实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和工作归属感,定期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充分调动、激发、凝聚全校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学校转型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安排各部门有效落实改进。校工会以文体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借助校园文化这一无形的精神力量,把教职工的注意力、兴奋点不断地引导到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上,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为教职工创造一个气氛活泼、身心轻松的工作环境,促进教职工增进友谊、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有益于教职工的身心健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工会还每年组织教师参加体检,节假日发放各种福利物资,游泳馆、健身房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各项保障措施和令人愉悦的活动使全体教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地提升,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中。


  建设教师发展平台,实施教师队伍全面发展计划

  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学校于2018年4月正式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相继建设了智慧录播教室、观摩教室、微格教室、多功能教室及成果展示室,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人才发展观,秉承“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营造特色教学文化、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服务教师职业发展”的工作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强化校本教研为主线,通过教师培训、微格教学、示范教学、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教学研讨、教学沙龙、企业锻炼及教学咨询评价等途径,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探索和实施教师发展新模式。

  开展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积极组织各类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持续开展青年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及其他微课大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等,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教师成长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省级及国家级教学竞赛,加大培训力度,夯实竞赛效果,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近5年,晋中信息学院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师教学竞赛奖项共20余项,其中高培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山西省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山西省五一劳动奖;刘婷婷和赵征荣获山西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杜航三等奖;刘鹏获得“山西省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刘帅获得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一等奖等,成绩喜人。


  以专业认证、产业学院和应用型高校建设助推应用型教师队伍培育

  学校将专业认证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对照国际专业认证相关标准,主动作为,以“引进”、“培养”、“共享”等途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构建。一是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际,立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择优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短期出国交流培训或出国深造,拓展教师国际化视野,提升交流合作水平;二是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的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和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又能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双方人员在教学配合中互相切磋,统一认识,共同提高,加快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019年7月,首批网络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通过德国ASIIN认证和欧洲工程教育认证(ENAEE)。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德国ASIIN认证工作。2021年11月,“智能专用车辆产业学院”成功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计划立项项目。2022年1月,省教育厅同意《晋中信息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这些成果的实现不仅体现了学校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而且为学校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应用教科研能力提升。

  学校将以推进产业学院和应用型高校建设为主要抓手,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方向,激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行业导师,构建一批应用型的教学团队。一是实施引进专兼职高层次人才及企业行业专家相关制度,建立稳定的学术专家库;二是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相关制度,鼓励二级学院和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与产业融合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三是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加大教师企业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培养力度,完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激励政策,使更多的教师主动积极投身于企业实践,打造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与创新团队,拓展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应用型研究的渠道。四是实施“双师型”教师认定及评价机制,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工作,在教师薪酬福利、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制度条件保障,助推教师全面发展

  为有效推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机制,学校先后制定出台了《教师培训管理办法》、《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方案》等,从制度上为教师业务提升、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各二级教学单位积极从企业、行业、省内外高校聘请一批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导师,对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类别的教师实行一对一分类指导,并按月实施考核,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


  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学习的投入力度,按期督促审查培训经费的使用落实,不定期地公布培训学习的完成情况。学校及各二级教学单位积极组织校内校外各类培训,包括: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知名高校定制班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参加高校交流研讨会;选派教师参加举办方组织的***研修班、国外高校交流考察学习;引进企业优秀人才进校开展“淬炼之路”系列讲座、邀请优秀企业人才来校开展相关实战经验分享活动;为深入了解学校战略定位、个人职业发展、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新教师入职培训、岗前培训、新教师座谈会、优秀教师示范课观摩、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等已成为学校常态化工作模式,有力地促进教师向专业化、高素质水平发展。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

  严格落实岗位聘任与合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学校持续实施以岗位职责和岗位聘任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以权责明晰和合同管理为导向的分类岗位管理机制,强化岗位管理,形成人才聘用的择优和淘汰机制,努力做到人事相宜、事职相符,逐步实现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不断从岗位聘任、岗位考核、工作机制保障等多方面促进各教学单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校在省教育厅、人社厅政策指导引领下,不断完善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根据不同学科类别、不同岗位设置,分别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职称申报条件,真正建立具有激励性质的科学的职称管理体系,使职称工作更有利于学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和特色优势的体现,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职工绩效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已逐步建立了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校院两级考核管理和收入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奖金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奖励性绩效奖金分配权限下放至二级教学单位,有效加强了学校二级教学单位教师队伍建设的自主权,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效率。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潜心教育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带动教风、学风和校风的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并真正实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引人育人机制,学校制定和不断完善《远景优秀教师百万奖励基金评选方案》、《“特聘教师”评选办法》等激励政策,每年斥资百万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突出贡献人员给与重大奖励,个人最高奖金可达5万元。评选出的优秀教师真正起到树典型、立榜样的作用,有效地激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为教师服务社会提供有力平台

  晋中信息学院各二级学院与特色部门结合高校人才科研优势,与社会企事业共同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2015年与驻地政府共同成立太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展示中心;2022年太谷区文旅局授牌在校建立太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厅授予学校形意拳中心为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全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学校受邀发起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非遗师生挖掘整理以根祖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开展黄河文化和祭祀文化研究,促进黄河流域大发展大繁荣。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山西省文化厅和山西省政府牵头的“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和“文明守望”工程田野调查,结合完满教育持续塑造“拾遗记”特色品牌活动,师生前往校外多地走访调研,研发百余件文创产品。依托非遗研究平台,多位教师被聘请为市、区级非遗评审专家,参与政府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评审工作。艺术传媒学院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建立文旅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依托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及社教资源,以“立足本土、服务当地”为宗旨,努力践行科教强省、文旅强省战略,将师生课内研究、课外实践和传承融合鲜活丰富起来。


  晋中信息学院将以“海纳百川,引才用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大人才观,党政共襄、全校上下,深入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校”的战略方针,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下大力气建设一支规模适中、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教师队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高水平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高考加油站微信微博

Copyright © 2010-2016 高考加油站 www.gaokaojiayou.com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