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院士团队在《PNAS》上发表创新研究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院士团队在《PNAS》上发表创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1-30 08:17:17     作者:高考加油站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在线发表题为“CO2-forced Late Miocene cooling and ecosystem reorganizations in East Asia(大气CO2驱动东亚晚中新世降温和生态系统重组)”的创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由我校王成善院士团队联合德国基尔大学Ann E. Holbourn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Katharine W. Huntington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朱晨光博士合作完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第一署名单位,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后文一雄为第一作者,张来明副教授、王成善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晚中新世-早上新世(8-5 Ma),全球海水表面温度经历了显著下降(中高纬地区——6-8 ℃)和快速回暖;陆地生态环境也发生剧变,如全球荒漠化加剧、C4草本植被向中高纬地区扩张、灵长目类人猿开始直立行走等,奠定了现今地球的生态格局。前人指出大气CO2浓度变化可能驱动了晚中新世全球陆地-海洋温度演化,进而引发全球生态环境变革,但仍缺乏陆地气候证据。

  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利用古土壤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温度计和大气环流模拟,研究团队重建了8-5 Ma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相对连续的陆地温度记录,并首次识别出晚中新世末东亚地区陆地发生了——7 ℃降温,指出陆地干旱化加剧与全球陆地-海洋温度下降同时发生,揭示了大气CO2浓度降低、全球变冷与东亚干旱化共同驱动东亚地区古生态环境重组的重要机制。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1888101),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204204),教育部“111”项目(B20011)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M703016)的支持。

  王成善,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白垩纪古环境与古气候、构造隆升与沉积响应和含油气盆地分析研究。张来明,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陆地气候与古地貌重建,围绕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地貌-气候-生物重大事件取得系列成果。文一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新生代东亚地区古地貌与古环境重建。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214655120点击查看

高考加油站微信微博

Copyright © 2010-2016 高考加油站 www.gaokaojiayou.com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