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北方地区仅有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的多科性高等院校,也是我国海洋水产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60多年来,该校为我国海洋水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作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与优势的海洋类高校,在海洋事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连海洋大学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该校坚持“蓝色大学”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国家一流研究应用型海洋大学”的奋斗目标。
■高雪梅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从2013年开始,大连海洋大学实行“蓝色学科建设工程”,根据学科建设水平分成深蓝、湛蓝、蔚蓝、浅蓝4个层次。通过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学校建立了科学长效的学科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以水产和海洋科学优势学科为重点,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二级学科方向44个,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包含12个领域,构建了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蓝色学科体系。与此同时,学校立足于国家海洋水产事业和东北振兴发展需求,构建了面向水产产业链的水产产业学科群、对接北黄海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海洋领域学科群、针对东北振兴发展的工业产业学科群、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社科学科群,四大学科群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大连海洋大学深入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学术创新氛围。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先后引进了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宋林生研究员,国家水产学科评议组成员刘鹰研究员、“86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玲玲研究员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同时,海水养殖动物种质创制与病害防控创新团队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用于设施家禽与水产养殖的LED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获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要养殖棘皮类种质创新与新对象开发”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获批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国家特色海产品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推动海洋水产产业发展
大连海洋大学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了辽宁沿海特色海产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获批了全国39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仅有的一所以渔业、渔村、渔民为研究对象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并以此为依托成立了新疆博州分院,辽宁大连长海分院、庄河分院,辽宁盘锦光合分院。整合辽宁省海洋领域政、产、学、研等各方面力量,牵头成立了由15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的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实现海洋产业人才、科技、政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对接。深入开展以科技成果推介和转化为核心的“蓝海行动”品牌——辽宁省海洋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系列活动。自2016年起,累计签约项目29项,签约金额达3.6亿元。
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大连海洋大学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类型和结构。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深蓝(创新型学硕)、湛蓝(研究型学硕)、蔚蓝(复合应用型专硕)3个层次的研究生蓝色人才培养体系。修订了2018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创新能力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构建了“3+1”模块化课程体系,即核心模块、拓展模块、实践模块和个性化模块。
新时代赋予海洋教育新使命,新机遇开启海洋大学新征程。国家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大连海洋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五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海洋水产领域的优势和特色,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海洋强国建设和东北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