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杰明、吕伟聪、吴尚分别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都是90后的大男孩,但他们却凭借在信息学奥赛中的出色表现,比普通学生分别提前了一年、两年接到了清华、北大的橄榄枝。昨天,三位“编程达人”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经验。
“最强”毛杰明:
四年卧薪尝胆拿下国际金牌
去年10月,本报曾报道过毛杰明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金牌,提前一年被清华录取的消息。一年后,在15日刚刚结束的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他又以世界第九的成绩拿下了金牌。“孩子5岁的时候家里买了电脑,当时他还比桌子高不了多少。”爸爸毛昽说儿子对编程一直非常感兴趣。从三年级到高三,毛杰明所获的各种奖项数都数不过来,可偏偏在入选国家队上“卡”了四年。“可能是当时心态上不成熟。”考得不好毛杰明也会沮丧,这时候毛昽就会拉着儿子绕着夫子庙“转圈圈”,“陪着他说话,直到他重新打起精神为止。”这“特殊减压法”使毛杰明最终突破了瓶颈,登上信息学奥赛金字塔的塔尖。
“最快”吴尚:
高一就接到北大“橄榄枝”
去年夏天,吴尚以南外理科班“状元”的身份高中入学;一年后,他又凭借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银牌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直接录取并可以自由选取专业。和一般高中生相比,他的大学“入学倒计时”调快了两年。
吴尚接触电脑编程时已经五年级了,并不算早,但六年级时他就获得了江苏省小学组一等奖。上初中后学习任务加重,吴尚是“挤”出课余时间练习编程。吴尚说他很看重解题过程。“看标准解法就像是别人铺好了石头,走一个捷径给你看。即使看懂了,自己上场实践时,还是束手无策。自己思考也许会放很多无谓的石头,但时间长了就能游刃有余。”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