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空军预警学院

  • 火箭军工程

  • 陆军步兵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成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成立!

时间:2025-11-06 15:48:25     编辑:高考加油站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成立大会暨国际法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在学校法学科研大楼一楼大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侯振发,校长助理赵凯,外交部原翻译室主任、美大司副司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西兰、库克群岛、瑞典大使陈明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事务高级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原局长、“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原秘书长康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余劲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沙平,湖北省司法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仁真,司法实务与国际组织代表、老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国际法学院领导班子及学院全体师生参会。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第一阶段的成立大会由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万莉主持。学院宣传短片向与会嘉宾简要回顾了我校国际法学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校成立国际法学院的初心和目标,展现了学院践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重大时代使命、建设国际法学教育和学术高地的决心和信心。侯振发书记、朱方伟校长分别对国际法学院的发展给予了殷切寄语。中南大国际法人将以“服务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涉外法治教师团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契机,在国际法学科带头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教授的带领下,继续彰显担当、卓越奋进。

  侯振发代表学校向国际法学院全体师生、校友表示祝贺,向为国际法学科倾注毕生心血的老领导、老教授、老同志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国际法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始终与国家法治建设和对外开放同频共振,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国际法理论创新、参与国际法律实践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奠定了“法学重镇”的坚实基础,更在国家急需涉外法治人才之际,培养输送了大批精通国际规则、胸怀家国天下的专业人才。他强调,国际法学院的成立,既是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学校在学科发展改革探索中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布局。他希望国际法学院锚定一流目标,聚焦前沿突破,坚持开放融合,汇聚四方合力,为服务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校77级法律系杰出校友、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教授在视频致辞中强调,国际法是全球治理的重中之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国际法教育教学和国际法研究凸显了中南大在办学实践中勇于担当、厚德济世的大学品格。他希望中南大国际法人在当前时代“大变局”中抓住“大机遇”,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贡献中南大力量。

  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苏勤代表合作单位对国际法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她表示,武汉仲裁委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在涉外仲裁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继续拓宽领域、深化合作,培养出更多连通中国与世界的法律英才。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域办事处代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赵云教授代表国际组织致辞。他介绍了国际组织的运行模式及实务案例,希望与会同学能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与更扎实的实践经验。他表示,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愿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开展多领域合作。

  第二阶段的国际法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邀请到法律外交、涉外法治以及国际法学科等领域的三位资深专家带来主旨演讲。论坛由国际法学院院长徐伟功主持。

  作为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大使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依法治国基本概念翻译之阐释”为主题进行分享。他从外交与语言维度,系统阐释了在跨文化沟通中如何更好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相关概念,展现了语言作为法治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

  康煜秘书长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分享。他从全球治理与区域合作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法治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制度支撑作用,进一步强调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对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余劲松教授以“漫谈国际法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分享。他以其深厚的学理素养与前瞻性的学科视野,系统阐述了国际法教育的时代使命与发展方向,为国际法学科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徐伟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国际法学院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以法治之笔绘和平发展之蓝图,以学术之力答时代变局之诘问,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以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更坚实的步伐,开启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会上,各界校友为学院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师弟师妹分享宝贵经验。他们纷纷表示愿为国际法学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多个方面对国际法学院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与支持。

高考加油站微信微博

Copyright © 2010-2024 高考加油站 www.gaokaojiayou.com 版权所有 为高考考生提供高校资讯及高校招生信息!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