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上海落下帷幕,西北工业大学斩获一等奖3项,其中含企业大奖2项,实现企业大奖零的突破,同时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连续第二年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总数与质量再创新高。
一等奖项目介绍
杯赛名称:法动杯获奖级别:企业大奖赛道名称:芯片设计技术方向:射频与高速电路芯片设计参赛学生:陈晓汀、杨若磐、李庚指导老师:张浩、阴玥成果简介:本项目团队聚焦Sub-6GHz 5G通信频段(3.3–6 GHz),依托国产EDA平台的AI快速预测工具与全波电磁仿真引擎,提出兼具工程可行性与创新性的射频芯片设计方案,基于集总LC架构完成滤波器、Π型匹配网络等关键模块设计,满足大带宽、高滤波性能与版图小型化要求。团队创新性提出“AI驱动非拓扑式射频电路架构”,突破传统拓扑限制实现电路结构像素化,引入CNN–Transformer混合AI模型,解决带通孔像素化滤波器AI代理模型训练的收敛性难题,实现性能快速预测与结构高效迭代。通过实测验证,实现了“AI+非拓扑射频滤波器”快速小型化以及AI与射频集成电路融合,为EDA智能化发展及其在射频集成电路中的应用提供支撑。
杯赛名称:中科亿海微杯获奖级别:企业大奖赛道名称:芯片应用技术方向:FPGA应用开发参赛学生:梁刚、张雨轩、秦伟皓指导老师:徐文涛、阴玥成果简介:本项目深度融合边缘计算与可重构硬件技术,构建了基于FPGA和机器视觉的分类系统。通过双流水线并行处理机制,显著提高了关键算子计算能效,实现了工业级实时推理能力。在算法模型层面,系统采用了深度优化的轻量化网络架构,通过引入混合量化策略,使模型在保持96%分类准确率的同时将参数量压缩至原始模型的22%。针对嵌入式环境特点,设计了三级智能预载系统和乒乓操作的双缓冲视频通路。该系统能够实时完成复杂场景下的目标精准识别与自动化管理,适用于对能效比和实时性有严苛要求的智能零售、工业质检等计算场景。
杯赛名称:华大九天杯获奖级别:一等奖赛道名称:芯片设计技术方向: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参赛学生:张冠霖、刘嘉奕、李洋指导老师:阴玥、白旭东成果简介:本项目针对现代传感与通信系统应用中信号幅度波动大、强干扰等问题,提出滤波与增益控制结合的方案,通过“粗调+细调”可变增益放大器(简称VGA)实现大范围增益调节,同时结合“前馈+反馈”自动增益控制(简称AGC)环路实现快速粗调与高精度细调。最终,本项目采用0.18μm工艺并在华大九天Empyrean Aether设计平台上进行仿真:VGA模式实现30~130 dB宽范围增益调节、1dB 精细步进,最大误差为±0.11dB,同时输出带内波动仅为±0.09dB,低频和高频带外抑制分别达到63.7dB和100dB;AGC模式实现在通频带内输入大幅值变化的正弦波时,输出电压幅度控制为1V,最大误差仅为±19mV。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大规模的高校赛事,同时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竞赛榜单唯一入榜集成电路专业赛事。本届大赛由25家行业龙头企业出题,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00余所的7400余支队伍、21000余人参赛,覆盖全部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规模空前。
西北工业大学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由微电子学院牵头负责。在教务部、团委的指导以及各学院的支持下,微电子学院积极组织、精心备赛,历经现场答辩、实物成果展示、设备操作实践等方式选拔,以西北赛区本科组一等奖数量第一和13项一等奖的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并在总决赛上取得突破性成绩。同时,西北工业大学还承办了本届西北分赛区决赛,获得组委会、专家、企业等一致好评。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学生原始创新能力、跨域协同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我国集成电路领域“总师型”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