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天津市教委通知,中国民航大学4项天津市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立项,本次获批数量位居天津市高校第二。这一成绩是中国民航大学贯彻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4项课题陆续开题。
4个项目分别为:经管学院副教授曾刚主持的“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天津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机制与跃迁路径研究”、学院副书记夏衍的“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异化’风险及其治理对策”;副研究员李国才的“天津高校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及飞行分校副教授陈琳牵头的“民航院校卓越工程师培育机制与协同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天津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机制与跃迁路径研究”聚焦天津未来产业中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如何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理论创新与案例深度融合,为政府制定精准产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异化’风险及其治理对策”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教育主体性危机,系统研究AI对教学自主权、学生全面发展及师生关系的异化机制,致力于构建“识别-预警-治理”一体化保护体系,为技术异化问题提供系统性治理策略。
“天津高校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本科院校为对象,通过构建高校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评价模型,系统分析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及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航院校卓越工程师培育机制与协同路径研究”关注民航院校飞行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问题,聚焦该专业学生从理论学习到飞行训练的全周期培养,深入探究各方在卓越工程师培育中的角色定位、协作模式及作用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4个项目中,有3个项目源自工商管理学科,该学科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多次入选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天津市重点建设学科。本次一次性获批三项重大课题,充分体现工商管理学科深厚的科研实力与良好的发展态势,是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科建设取得的崭新突破,也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形成新质人才培养的新引擎。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