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明华教授团队在电解(海)水制氢材料开发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基于缺陷驱动的逐步活化策略,以精确调控吸附微环境中金属活性中心3d轨道和和氧2p轨道的杂化,从而实现了OER催化活性中心与反应中间体之间电荷转移效率的显著提高, 相关研究成果“Defect-Driven Stepwise Activ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oward Industrial-Level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 ”(缺陷驱动MOF逐步活化用于商业级阴离子交换膜碱性电解槽)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团队基于金属原子磁矩作为关联描述符,建立与氯离子(Cl⁻)吸附能及反应相关中间体结合能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高效宽温海水电解,相关研究成果“Magnetic Moment Descriptor-Guided Multifunctional Co Single-atom Catalysts Enable Wide-Temperature Uninterrupted Seawater Splitting”(磁矩描述符引导多功能Co单原子催化剂实现宽温域海水电解)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开发电解(海)水制氢等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是构建绿色氢能经济的重要途径。电解过程中涉及的析氧反应(OER)与氧还原反应(ORR)作为核心电极反应,均伴随着复杂的多质子-多电子转移过程,其缓慢的动力学特性成为限制整体效率的关键瓶颈。因此,开发高效稳定的低成本电催化材料迫在眉睫。当前广泛应用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如Pt/C与RuO₂)虽然具有优异的本征催化活性,但其资源稀缺性、高昂成本及较差的稳定性,已成为制约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