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5 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开幕。会上,由复旦大学等单位牵头发起的上海开放计算系统研究院(筹)(以下简称:研究院)揭牌,复旦大学双聘顶尖人才、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涛教授担任院长。
作为上海RISC-V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研究院主要开展面向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领域的开放指令集、先进计算架构、并行编程语言与编译器、操作系统与软件生态等内容的研究,致力于推动基于RISC-V的计算体系架构的演进与高性能高可信的系统软件设计,发展上海和国内开放计算系统产业生态。
聚焦RISC-V,打造先进开放的计算生态
当前,新兴计算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等新可能,但也对算法、计算模型、编程环境及软件开发提出新要求,进一步加大了软硬件研发难度。RISC-V是全场景芯片设计的精简指令集架构,具有开放、精简、灵活等特征,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自由使用、修改和拓展,无需支付专利费用,受到全球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使用。
上海是中国最早支持推动RISC-V的地区之一,目前初步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全覆盖产业链,持续推动RISC-V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算力、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提升以RISC-V指令集架构为开放共性基座的我国先进计算系统科研和工程水平,有助于提升算力规模、降低算力成本、提高算力效率,为数字经济、万物互联等新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院将对照上海先进计算系统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同时结合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和上海超大型城市有序治理的具体要求,加快基于RISC-V的先进计算系统在上海及国内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重点领域的深度应用。
研究院由谢涛教授领衔,以复旦大学现有相关团队为基础,引进海内外优势人才团队,聚焦基于RISC-V的先进计算系统,面向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领域,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同步设立的复旦大学校级实体运行科研机构(先进计算系统研究院),将为其协同攻关、人才培养等提供机制体制保障。
“我们的研发模式不仅是自己研发后推给企业,还积极寻求合作,联合大家一起协同攻关。”谢涛表示,以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的形式,研究院将积极拓展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的深度合作,构建新型的开源开放科研创新体系,推动开放计算系统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建成全球开放计算系统关键技术研发高地和产业创新策源地。
面向智能时代,培养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研究院创始团队已经聚集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国际影响力大的研究队伍,在开放计算系统领域已有扎实基础,形成面向大规模智算的系统软件综合优势,并具备基础学科的强力支撑。
研究院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开放计算系统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完善开放计算系统产学研用融合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特别是加快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通过重大研发任务和基地平台建设,研究院旨在汇聚国内外开放计算系统高端人才,在若干未来开放计算系统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
研究院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面向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优化,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并行编程语言与编译器设计,支持多样化人工智能模型与任务的高效运行时系统和软件栈构建,以及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软硬件系统协同设计与垂直优化技术。
依托开源课件与课程建设以及“AI大课”建设工作,复旦大学也将协同研究院推进跨学科和多技术融合的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聚焦先进智算系统的产教研协同育人项目,并推广至上海及全国高校。根据先进智算系统重点领域发展需求,研究院将和复旦大学等高校联合制定开放计算系统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选择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学术和产业双向视野,增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